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2篇
  免费   674篇
  国内免费   401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346篇
口腔科学   88篇
临床医学   656篇
内科学   450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360篇
外科学   773篇
综合类   158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55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772篇
  6篇
中国医学   797篇
肿瘤学   22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563篇
  2011年   639篇
  2010年   649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消渴病与饮食关系密切,关于消渴病发病及治疗过程中的饮食、服药宜忌古已有之。其思想发源于《内经》,具体论述始于《伤寒杂病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诸多医籍中不断积累完善,到了唐代《外台秘要》和《医心方》时已经比较成熟,能够自成体系。通过系统总结唐以前医籍所载关于消渴病饮食及服药宜忌内容,分析其内在规律,有助于扩展和加深对糖尿病饮食宜忌相关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微波凝固切断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微波凝固筛前神经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26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在鼻内镜引导和局麻下开放前组筛房,暴露筛前血管神经骨管,微波探针接触凝固。结果术后随访1年,其中显效16例,占61.5%,有效6例,占23%,无效4例占,15.5%,总有效率84.5%。结论鼻内镜微波凝固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定位准确、创伤小、术后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柴新群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0):618-619
近年来,由于介入放射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血管造影和栓塞已成为胆道出血最有价值的定位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就介入放射技术在胆道出血的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一、胆道出血的概况来源于胆道的上消化道出血较少见。1948年,Sandblom首次命名这一现象为胆道出血。一般外科所称的胆道出血多指较大量的出血,其常见原因是肝脏医源性或意外性损伤,占50%以上。医源性损伤多为经皮肝穿刺操作和肝胆手术后。其他原因包括胆结石、胆囊炎、胆囊内异位胃黏膜、巨细胞病毒胆管炎、慢性胰腺炎、肝脏或胆道肿瘤、血管畸形、抗凝治疗、出血性疾病和某些感…  相似文献   
4.
一枚圆圆的铜钱,中间透着棱角分明的小方孔。这个古人设计出的“万能”的小东西,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它能启示我们做人的道理就是要外圆内方。“方”,就是做人的正气,具有优秀的品质;“圆”,就是处世灵活,善用技巧。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正,就像生铁一样,容易折断;一个人如果圆滑  相似文献   
5.
目前,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JoAS)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该病在早期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往往延误了其诊断和治疗,给患儿身体功能造成极大影响.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外关于JoAS的研究,讨论了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措施,重点对JoAS的影像学检查、生物制剂治疗及物理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蝶窦入路穿刺三叉神经节及其分支的可行性,分析两者的毗邻关系及相关限制因素.方法 对110例成年中国人头部薄层CT轴位原始资料进行多平面重组,观察圆孔、卵圆孔、翼腭窝(管)、Meckel腔与蝶窦外侧壁的关系,测量蝶窦外侧壁至诸结构的骨壁厚度.结果 ①圆孔紧靠蝶窦外侧壁的前外下方,骨壁厚度<2 mm者84例(76%);②重组图像可显示翼腭管全程,翼腭窝与蝶窦前下外侧壁之间的骨壁厚度<2 mm者77例(70%);③卵圆孔距离蝶窦外侧壁距离>5 mm 98例(89%);④由蝶窦腔内经颈内动脉管前方入路,斜向后下外方可及Meckel腔,骨壁厚度1~5 mm,颈动脉管为重要骨性标志.结论 经蝶窦内可分别穿刺或开放圆孔、翼腭窝和Meckel腔,而经蝶窦内穿刺卵圆孔基本不可行;经蝶窦入路至三叉神经节及其分支的可及性与蝶窦气腔的位置和扩展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目前老年护理医院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特征。方法对2000年4月-2004年3月徐汇区两家老年护理院出院病人的病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家老年护理院共计发生医院感染939例次,医院感染率12.86%,检出病原菌284株,阳性率30.2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4.65%,其次为真菌、革兰阳性菌,分别为29.12%、25.92%,位于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其他真菌(14.36%)、白色念珠菌(12.23%)、铜绿假单胞菌(8.69%);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外,革兰阴性菌以亚胺培南最敏感,敏感率87%,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耐药率〉51%,对头孢哌酮、哌拉西林的耐药率〉33%;MRSA和MRSE的检出率高达86.76%和76.32%;混合感染率34.51%。结论老年护理院医院感染率高.真菌所占的比例高;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C型x线机监视下应用3枚AO空心钉经皮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方法临床应用3枚AO空心钉经皮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120例。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8(3~24)月,114例骨折愈合,4例股骨头坏死,2例骨折不愈合,骨折愈合率95%。结论应用3枚AO空心钉经皮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方法简便、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Pin1和周期素D1基因的表达,探讨Pin1在胰腺癌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27例胰腺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肿瘤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Q RT-PCR)检测胰腺良恶性肿瘤及肿瘤旁组织中Pin1和周期素D1 mRNA 的表达,运用Fisher精确概率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7例胰腺囊腺瘤中周期素D1和Pin1的表达与肿瘤旁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20例胰腺癌中周期素D1和Pin1的表达明显高于肿瘤旁组织[(2.78±1.02)vs.(4.36±1.27)和(5.48±1.69) vs. (9.97±1.86),P<0.05)]。Pin1和周期素D1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化程度无明显的相关(组间差异均为P>0.05),但Pin1与周期素D1的表达有关(P<0.01)。 结论:胰腺癌中Pin1的过表达可促进周期素D1表达,由此诱导了肿瘤的发生;Pin1可能在胰腺癌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烧伤延迟复苏时CDl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的变化,分析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选择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25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于伤后1、3、7、14、28d取外周血,其中7例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脓毒症,于脓毒症发生后连续2d亦取其外周血。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3、7、14、28d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分别为(15±6)%、(74±5)%、(264±17)%、(284-16)%、(474-16)%,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924±10)%,P〈0.01];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后1、2d,该指标亦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及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7、14、28d(P〈0.01)。脓毒症患者TNF—d检出率及TNF—α、IL-10浓度,均高于非脓毒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或P〈0.01)。伤后1、7、28d,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与IL—1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963、-0.7459、-0.8474,P〈0.01)。结论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促炎性介质释放量增加,并发脓毒症时则更为严重。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可作为动态检测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